為什么要唱譜?眾所周知,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而我們在演奏樂器、演唱時也會看著樂譜演奏。樂譜是符號、圖形,是視覺不是聲音,如何把看到的樂譜變成聲音甚至音樂,的途徑就是唱譜。通過唱譜,才能真正把符號變成聲音,因此樂譜對于學習音樂的人無意義。而演奏樂器的把已經唱會的“內心音樂”提取出來,變成特定的樂器聲音,再通過耳朵的辨別、糾正,形成好聽的音樂。因此唱譜好比安裝軟件,在演奏時打開軟件。如果不唱譜,直接從樂譜到演奏樂器的過程,其實心里是沒有音樂的,或者音樂是沒有真正深入內心的。 成熟的音樂家之所以不唱譜只是因為音樂早已植根內心,已經形成了樂譜到內心再到樂器的快速反應,但是其實內心還是唱譜的。 所以,唱譜是學習音樂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歌唱、演奏樂器或者舞蹈。為什么很多學生不唱譜,是因為老師沒有要求唱譜,覺得這是多余的、浪費時間的,或者是怕耽誤時間。還有就是學校音樂教育,往往就是只注重聽覺,忽視動覺,也沒有形成完整地唱譜體系,以至于無論是五線譜還是簡譜都看不懂。這便是音樂之殤。 如何唱譜? 很多學生只唱音不唱節(jié)奏、節(jié)拍,更不用說其他音樂記號,這樣的唱譜是把音符與其他符號割裂開來,把旋律與其他要素割裂開來。 正確的唱譜有以下規(guī)范: 1、唱譜同時打節(jié)拍 很多學生只唱譜不打拍,造成節(jié)拍、節(jié)奏混亂,唱譜應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腳或手打拍子。動作應該是上下動,即打下去是正拍,彈上來是反拍。每個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這樣有利于學習半拍的概念,使附點、切分、弱起等節(jié)奏變得容易。很多學生之所以總是搞不清楚附點節(jié)奏和切分節(jié)奏就是因為只打拍點不打反拍。另外,反對一開始就把分拍唱成拍數的做法,這樣雖容易搞清分拍數,但容易跟樂曲真正的拍數混淆,同時也不適用于時值較長的音符。所以建議做法是眼看譜、嘴唱譜、腳打拍、手演奏、耳聽奏。這才是真正的開發(fā)智力、協(xié)調發(fā)展。 2、唱譜要數節(jié)拍數 很多學生唱譜只唱音,不唱拍數,那就很難搞清這個音到底多長。建議做法是超過一拍的音必須唱拍數,如2拍的Do就唱Do 2,三拍就唱Do 23,有幾拍唱幾拍,這樣無論時值多長都容易區(qū)分,尤其碰到延音線節(jié)奏容易搞清拍數。這對附點節(jié)奏也適用。例如:前附點節(jié)奏1. 1 就可以唱成Do 2Do,加入之前拍子的下上打法,很容易搞清附點節(jié)奏。 3、唱譜要加入樂譜中各種記號 只是唱音符、唱節(jié)奏還不夠,音樂中有各種演奏記號、表情記號、力度記號等,唱譜應盡可能把各種記號唱進去,而不是等會唱音了甚至會演奏了再考慮這些記號。比如跳音就應唱得短些,重音就應唱得強些,連音就應唱得連貫。對于鋼琴和吹管樂器,特別要求學生要把換氣也唱進去。因為歌唱是需要換氣的,對于鋼琴來說,換氣即意味著提手,有些學生彈琴老是不提手,一方面可能沒有意識到非連音彈法,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為唱譜不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