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pa怎么算
美國*GPA一般用4分制計算,換算方法參見下:百分制分數(shù):90-100,80-89 ,70-79,60-69 ,60以下
等級: A ,B,C,D,E。
成績點數(shù):4,3,2,1,0。
GPA的標準計算方法是將*成績的加權平均數(shù)乘以4,再除以100。比較常見的方法還有把各科成績按等級乘以學求和再以總學分除之。
例如某學生的五門課程的學分和成績?yōu)椋?br>A課程四個學分,成績92(A)。B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0(B)。C課程兩個學分,成績98(A)。D課程六個學分,成績70(C)。E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9(B)。
以上五項成績GPA為:
標準算法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常見算法GPA=(4*4+3*3+2*4+6*2+3*3)/(4+3+2+6+3)=3.00
美國*的學分制度是怎樣的?
很多家長和同學不明白美國*的學分制度,今天為大家來詳細解釋一下。美國的學分制是一個很復雜的體系,留學費用的學費按照學分收取的方式同樣因校而異,因專業(yè)而異,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的學分“單價”各不相同,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分“單價”也不同。首先,我們要注意學時(Credit Hours)和學分(Credits)的區(qū)別。
學時代表了一門課在每一個星期上課的時間,比如一門課是每周一三五的9點到10點,那么這門課的學時則是3學時。
而學分則是這門課可以給你提供的計算進畢業(yè)要求中的分數(shù),每一個學校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一樣學時的課程在不同學校里可以換取1分或者3分等不同的學分。
大多數(shù)雙學期制的學校為了方便,計算的時候1學時等于1學分,一般要求畢業(yè)生在學校修滿120學分。但有些文理,或者學分制度設計的實在差得要命的大U,一門3學時的課會等于1學分。相應的,這些學校的畢業(yè)要求可能是30-40學分不等。
畢業(yè)要求的學分也可以粗略地用來判斷一個學校本科學術的要求嚴格與否,只要在判斷的時候根據(jù)學時來判斷比較即可。比如,一所畢業(yè)要求30分的學校,按照3學時換1分,畢業(yè)需要3*30=90學時;而一所畢業(yè)要求120分的學校,1分的課程是1個學時,也就是說,要從后者畢業(yè),要比前者多上30個學時的課程。后者的畢業(yè)要求顯然更高。
另外,美國*的課程基本會以選修為主,自由度比較高。
不過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還是會要求必修一些領域的基礎課程(General ),比如數(shù)學、科學、哲學、外語等(這些一般也是AP或者SAT科目能夠換取學分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下,學生依然可以自由地選擇具體要上哪一門課。
美國*學分制度按照其選課形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四種:
*種是全開放選修 ( 也稱自由選修 ):這是美國*學分制實行初期的一種選課形式,目前只有少數(shù)高校仍在實行。這種形式除了一般只規(guī)定英語和現(xiàn)代外語為必修課外,其余均為選修課。
第二種為半開放式選修:這種形式一般在美國工科院校實施,通常規(guī)定選修課比例在 20% ~ 40% ,其比例相對于自由選修學分制要小得多。
第三種為主輔修課程并行式學分制:這種形式將學生應選修的課程劃分為主修課與輔修課,且主修課所占比例大于輔修課。例如,加州*規(guī)定的主修課比例為 70% ~ 75% ,輔修課則為 25% ~ 30% 。
第四種是分組選修學分制:這是一種專業(yè)課與基礎課并舉的方法,強調低年級學生要通選不同系、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廣泛涉獵,其目的在于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接受不同思維的訓練。目前,美國大多數(shù)高校都實行這種選課方式,反映了其重視基礎知識及培養(yǎng)通才的教育理念。
學校對學生沒有嚴格的年級與班級劃分,一般按照所修學分數(shù)決定所屬年級。 24 學分為*, 25 ~ 55 學分為*, 56 ~ 89 學分為*, 90 學分或以上為*。
說到這個,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一般的美國*要怎么畢業(yè)吧,方便想要提早畢業(yè)節(jié)省時間或者費用的同學們。一般學校對于畢業(yè)可能包括的要求有:
1.滿足基本畢業(yè)要求學分、專業(yè)內要求學分、專業(yè)外要求學分和基礎畢業(yè)課程
2.滿足成績要求(專業(yè)課程和基礎課程分數(shù)不能低于C,否則不予計算學分)
3.至少有X個學期在校上學(而非或者是轉換太多學分導致不用在校學習
美國*GPA的滿分究竟是四分還是五分
美國*GPA的平均學分績點滿分為4分。
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shù)換算為績點,之后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學分績點一般3.7分以上為優(yōu)秀,3.5分左右為良好,2.5分左右為中等,1分為及格。
擴展資料:
計算方法:
GPA=[課程1*學分1+課程2*學分2+課程3*學分3+課程4*學分4+?..+課程n*學分n]/[學分1+學分2+學分3+學分4++?..+學分]
例如,某學生的五門課程的學分和成績?yōu)椋?/p>
A課程四個學分,成績92(A)。
B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0(B)。
C課程兩個學分,成績98(A)。
D課程六個學分,成績70(C)。
E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9(B)。
以上五項成績GPA為:GPA=(4*4+3*3+2*4+6*2+3*3)/(4+3+2+6+3)=3.00
要求:
大部分學校的獎學金和榮譽稱號對GPA都有不同程度的門檻要求,沒有3.45GPA的國際學生申請獎學金是基本沒有希望的。而畢業(yè)時,達到一定GPA的學生才有被授予榮譽畢業(yè)生稱號的可能。
在美國,國際學生的F1簽證合法性與GPA直接掛鉤。GPA過低學生在次年續(xù)簽學生簽證時,將面臨被大使館拒簽的極大風險。而多數(shù)美國學校明確規(guī)定,本科GPA不足2.0、研究生不足3.0的學生會被勒令退學。
在美國高中,通常GPA低于2.0的學生會進入“學術留校查看”,半年的考察期后未見提高即刻將被勸退。
學時:
計算GPA時要用到學時(hours),在*也叫學分,*的學校一般規(guī)定,一門一學期的課(實驗,習題課等除外),如果一周有4個小時的課時,這門課就是4個學分。學分可以從學校開的成績單上查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GPA
美國*學分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
美國*學分制度按照其選課形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四種:
*種是全開放選修(也稱自由選修):這是美國*學分制實行初期的一種選課形式,目前只有少數(shù)高校仍在實行。這種形式除了一般只規(guī)定英語和現(xiàn)代外語為必修課外,其余均為選修課。
第二種為半開放式選修:這種形式一般在美國工科院校實施,通常規(guī)定選修課比例在20%~40%,其比例相對于自由選修學分制要小得多。
第三種為主輔修課程并行式學分制:這種形式將學生應選修的課程劃分為主修課與輔修課,且主修課所占比例大于輔修課。例如,加州*規(guī)定的主修課比例為70%~75%,輔修課則為25%~30%。
第四種是分組選修學分制:這是一種專業(yè)課與基礎課并舉的方法,強調低年級學生要通選不同系、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廣泛涉獵,其目的在于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接受不同思維的訓練。目前,美國大多數(shù)高校都實行這種選課方式,反映了其重視基礎知識及培養(yǎng)通才的教育理念。
擴展資料:
學分制計算方法:
一般以每一學期的每周授課時數(shù)、實驗和實習時數(shù)以及課外指定自習時數(shù)為學分的計算依據(jù),根據(jù)各門課程的不同要求給予不同的學分,并規(guī)定各種專業(yè)課程的不同的學分總數(shù),作為學生畢業(yè)的總學分。
每一學年和學期修習的學分并不平均分配,以4年制*為例,一、*主要修習基礎課程,每學期規(guī)定修習課程的學分較多。三、*修習專門課程,每學期規(guī)定修習課程的學分較少。美國從19世紀70年代起開始實行學分制,現(xiàn)在美國絕大多數(shù)*已實行學分制。
學分計算方法并不劃一,因而所規(guī)定的學分總數(shù)并不一律。美國有的*規(guī)定4年內修習120學分,有的*規(guī)定修習360學分,也有規(guī)定修習500以上學分的。二年制社區(qū)*和其他短期*也實行學分制,其畢業(yè)學分總數(shù)相當于4年制*前2年的學分總數(sh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學分制
美國的GPA是什么?怎么換算?
美國的GPA是平均學分績點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標準。換算方法為:績點=分數(shù)/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shù)/10-5)。
*里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的考試,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yè)要求后才能畢業(yè)。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課程與學分,還可以提前畢業(yè)。
學分制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彈性學制,為學生在校期間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靈活性,包括在一段時間內申請休學、創(chuàng)業(yè),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提前畢業(yè)以及輔修、攻讀其他專業(yè)和學位。
GPA的計算細節(jié):
總平均績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shù),*兩年平均績點(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兩年所修各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shù)。 在美國,90%的學校GPA計算方法是采取四分制。
僅有10%的學校會采取五分制,即A等成績?yōu)?,B等為4,C等為3,D等為2,F(xiàn)等為1,這些學校的*入學標準也就相應的提高了。*學生在申請時,應按照自己原先學校采用的GPA制提供成績,同時注明采用了哪一種的GPA制。
對我國學生很不利的是*大部分學校的評分都相當嚴,很多實際成績很優(yōu)秀的學生把分數(shù)換算成GPA后卻還不夠3.0,在有些*里班上名學生的總平均成績都可能會在82分以下,這樣在申請美國*時,GPA都要變成3.0或更低,只能進一些三四流的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