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歲以前是防曬的關鍵(正確)
成年人的黑色素瘤大多起因于兒時所受的暴曬,6個月的嬰兒不能進行海濱浴,7歲前的幼兒要穿上T恤衫,戴上遮陽帽,并涂抹兒童用防曬霜,夏季中午12點至下午4點盡可能不外出。
2、人與生具有受曬“資本”(正確)
據資料顯示,普通人曬5000小時才會引起皮膚癌,但這個日曬時間不僅僅是指夏季陽光的暴曬,也包括日常所有與陽光的接觸。因此,日曬次數較多,扣分越多,當5000小時都扣完了,把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就非常危險了。
3、曬傷是太陽對皮膚造成的惟一傷害(錯誤)
眾所周知,太陽的暴曬會形成色斑、皺紋、皮膚松馳,然而這些僅僅是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事實上,它還會對細胞與基因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有些細胞當場被殺死,而有些受傷的細胞則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刺激毛細血管,造成其破裂,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曬紅。尤其是UVA能滲透皮膚,破壞DNA,使皮膚失去彈性,嚴重的還會引起皮膚癌。
4、氣溫越高的地方紫外線越強(錯誤)
首先大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紫外線是不會發(fā)熱的,如在海邊、爬山或滑雪時,你越覺得涼爽,紫外線卻越強。
5、SPF30防曬霜的防曬功能是SPF15防曬霜的兩倍(錯誤)
雖然SPF30防曬霜阻隔紫外線的能力大于SPF15防曬霜,但這并不意味著SPF30防曬霜可以阻隔兩倍的紫外線。如果SPF15能阻隔94%的紫外線,那么SPF30的防曬霜則能阻隔97%的紫外線。當然,不管是哪一種防曬霜,都應該隔2到3個小時重新涂抹一次。
6、打把遮陽傘就無任何曬傷危險(錯誤)
事實上,50%的紫外線都能透過遮陽傘,它只能隔離會讓人有灼熱感的UVB,而UVA卻能毫無困難地穿透遮陽傘。
7、云層是紫外線的*殺手(錯誤)
云層對紫外線幾乎沒有任何隔離作用,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云層,尤其是臭氧層已千瘡百孔的今天。只有昏暗而厚實的云雨層才能阻隔部分紫外線。
8、T恤衫是*防曬品(正確)
一件簡單的T恤衫加一頂遮陽帽勝過任何防曬霜。
UVB會刺激黑色素細胞,讓皮膚變黑,而UVA則會讓皮膚過敏、起斑,因此,兩者兼顧的產品才是*防曬品。
10、皮膚一旦曬黑,就不需要防曬霜(錯誤)
皮膚曬后呈棕黃色,表明皮膚進入自我保護狀態(tài),黑色素的產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xiàn)。但黑色素只能吸收UVB,使肌膚不受損傷,卻不能吸收UVA。因此,戶外活動時,涂抹防曬霜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