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催眠術(shù)的基本姿勢
修習催眠術(shù)的姿勢有坐、臥、站三種。
三種修習姿勢各有優(yōu)缺點。臥式舒服,但容易使人昏睡、練習者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入睡,因此不適應初學者;站式雖然不會導致昏睡,但久站可能導致疲勞.其優(yōu)點是入靜快,有利于修習者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但入靜的程度較淺;而坐式介于以上兩者之間,既不易昏睡又不易產(chǎn)生疲勞,是修習催眠術(shù)的姿勢。古代修禪的坐姿有上百種,均可引用到催眠術(shù)修煉中來。河南洛陽毗遮那佛的“七支坐法”是坐姿之王.可以引用到催眠術(shù)修煉中來。然而.沒有修煉過武術(shù)的人身體柔韌性較差,很難做到毗遮那佛坐姿的各項要求。因此,該坐姿適合于身體柔性較好的修習者。另外,四川樂山大佛的正襟危坐,也是修習者可選的一種姿勢,男女共享,老少皆宜。
以上三種姿勢,無論選哪一種,都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背脊挺直。不可彎腰駝背,前俯或后仰.但也不能使全身筋骨過分用力,身心應完全放松。腰桿挺直,但不可刻意挺起,胸骨也要直,也不需刻意向前挺胸?!洞笾嵌日摗份d:“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則心不懶,端心正意,系念在前?!比舯臣箯澢?,則心性弛緩,氣血阻塞,頭腦不明,妄想紛飛,內(nèi)臟也易受壓迫。身正則自然心正,容易入定。
2.兩手自然。若是盤坐,兩手微微握拳放在兩膝上,或手結(jié)定印置于臍下;若是臥式練習,兩手平伸,手心向下.自然放置于身體兩側(cè);若是采取站式練習.兩手可重疊于腹部,或兩手小臂平行,手指平伸,手心向下。
3.兩肩宜平。兩肩肌肉放松,讓其適度平展,此時由側(cè)面視之,自然成為一直線狀,兩肩平直便于擴大肺活量,使人氣血暢通,精神飽滿。
4.頭正鄂收。下顎內(nèi)收便于集中精力.低頭容易昏沉,仰首容易神亂,頭部端正可以減輕疲勞,久坐不疲。
5.閉口。開始練習時,以鼻吸口呼為宜,這樣有意識深呼吸可以克服心情散亂,收心定息后,便可以用鼻吸鼻呼了。舌抵上鄂.久之則津液泉涌,胃病、腸道疾病,自然不藥而愈。
6.開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為君.心為臣,反過來,心情的波動,又從眼神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定力訓練中,首先控制雙眼,眼睛以微張為宜,閉目容易昏睡,張目可致疲勞。故可將目光凝視鼻尖,或凝視座前虛空,視角以45°為宜。
正確的姿勢可以使身體獲得輕安,典籍《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對此有詳細的記載:“于安樂具身具八法,足者,謂全枷跌,如毗盧遮那佛坐,或半枷跌。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垂注鼻端。身者,謂非過后仰莫太前曲,端身內(nèi)念。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仰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齒與唇者,隨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nèi)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zhuǎn)?!边@是古代宗教家修習催眠術(shù)幾千年的經(jīng)驗之談。去看看學習催眠的基本要求
標簽:練習催眠術(shù)的基本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