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今年4歲,小名叫好奇,患有多動癥,管教起來讓我這個老母親操碎了心。他幾乎一刻也閑不住,規(guī)則意識很差,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復提醒。內心脆弱,稍有挫折就哭起來沒完,情緒說崩潰就崩潰,對于他的哭鬧,我和他爸都已經(jīng)處于免疫狀態(tài)了。
自從確診孩子有多動癥后,我開始閱讀有關書籍,了解多動癥孩子的特點,學習如何在家進行行為干預。
通過讀書,我了解到多動癥的孩子通常智力是沒有問題的,主要問題是注意力缺陷或多動缺陷,也有的孩子是兩種缺陷并存。
多動癥孩子上*后會坐不住,上課時容易被外界干擾,沒辦法集中注意力聽講,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又因為行為活躍,會打擾其他同學,從而也會存在部分社交問題。
經(jīng)過我的理論加實踐,發(fā)現(xiàn)下面三種方法對于管教多動癥孩子還是很有效的。
一、善用獎勵實物的方法
獎勵分為物質獎勵和社會性獎勵。
物質獎勵是獎勵實物,例如巧克力、糖果、玩具等孩子喜歡的東西。
社會性獎勵是行為,比如口頭表揚,給一個擁抱、點個贊等孩子喜歡的方式作為獎勵。
好奇4歲后我就開始鍛煉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床后要求他自己穿衣服,起初的幾天,他是非常的不情愿,說自己不會穿,也不愿意學,而當時的我也并沒有講究方法,直接告訴他:"你四歲了,應該自己學著穿衣服了。"結果可想而知,他哭著鬧著不穿,好幾次都害得我上班都遲到了。
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大約一周,每天因為穿衣服的事,都很不愉快。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或許是我太激進了,沒有給孩子一個緩沖的時間。后來我試著用獎勵的方法鼓勵好奇穿衣服,效果非常明顯。
早晨起床后,我拿了三塊維生素C軟糖,規(guī)定誰能在10分鐘內穿完自己的衣服,就獎勵給誰一顆軟糖。
這個小小的獎勵,激起了他的求勝欲,只用了8分鐘就把衣服穿完了,得到軟糖后好奇超級開心,因為這是他勝利的果實。
懲罰只能使孩子被動完成任務,而且會認為自己是不被認可的孩子。獎勵則可以讓孩子自主性的完成任務,孩子會感覺自己足夠*,值得被獎勵。
二、對待不良行為使用"消退"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因素會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起到強化作用,比如父母或爺爺奶奶的溺愛,無原則地滿足孩子,讓孩子從不良行為中獲益,都可以對不良行為起到強化作用。
例如,當孩子想買玩具時,父母開始可能是拒絕的,但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同意給孩子買玩具了,這樣會讓孩子以為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無形中,就強化了孩子的哭鬧行為。
當我們了解到哪些因素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時,應當停止這種強化,不予理睬,使孩子的不良行為自行消退。
剛開始實行這種方法時,孩子會有情緒會哭鬧,甚至不良行為變得更嚴重,但是父母若堅持對孩子不良行為不予理睬,孩子的不良行為就會慢慢減少。孩子的行為在變得更好之前,往往會先變得更糟,父母只需要做到溫柔而堅定的堅持自己的原則即可。
三、正確使用懲罰
懲罰并非打罵,要講究方法,正確的懲罰方式,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在錯誤中吸取教訓。
1、讓孩子承擔自然后果的懲罰。
比如不好好吃飯,就會餓肚子;不及時收納玩具,玩具丟了就沒有玩具可玩了;早晨不按時起床,上學就會遲到等。孩子只有經(jīng)歷了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才有可能改正自己的行為。
這期間,父母不可進行人為干預,比如孩子沒有吃飽,就給孩子買零食,孩子玩具丟了,就再給孩子買新的。孩子體會不到自然結果的懲罰,就不會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2、邏輯結果的懲罰
邏輯結果指的是與孩子的不良行為相關的懲罰,懲罰應合情合理。比如不按時刷牙,就不允許吃糖;不按規(guī)定時間看電視,就懲罰一星期不允許看電視。
好奇曾經(jīng)就因為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玩iPad,被懲罰一個星期不允許玩iPad。當時我給他設定了15分鐘的鬧鐘,提前和他說好了玩15分鐘,鬧鐘響后就自己關閉。
但當鬧鐘響后他并沒有關閉iPad,而是要求再繼續(xù)玩,我說如果你想繼續(xù)玩的話,那我允許你再玩5分鐘,但是玩完這5分鐘后一個星期都不允許在玩iPad。但是如果你現(xiàn)在就關閉,那么每天都可以玩15分鐘。
或許他現(xiàn)在的年齡還意識不到一個星期不玩iPad是什么概念,所以他選擇繼續(xù)再玩、到5分鐘后我收了他的iPad,然后接下來的一周,他想玩iPad的時候我都沒有同意。自那以后他玩iPad再也沒有超過時,鬧鐘響后自己就會關掉對我說:媽媽,到時間了,明天再玩。
其實沒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是父母沒有掌握好方法,只要用心,善用游戲力,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是乖娃娃。
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喜歡請點贊給予鼓勵。關注我,分享更多育兒知識與大家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