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wǎng)合作機構 > 培訓機構 >

天才領路者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培訓問答 > 日語學習做翻譯題有哪些技巧-日語考試

日語學習做翻譯題有哪些技巧-日語考試

日期:2019-09-14 12:08:19     瀏覽:389    來源:天才領路者
核心提示: 剛開始做翻譯的時候,我也特別注重敬語,尤其是句尾的處理。以下都是很常見的表達方式,但在口譯的時候并不方便。

  剛開始做翻譯的時候,我也特別注重敬語,尤其是句尾的處理。以下都是很常見的表達方式,但在口譯的時候并不方便?!丹护皮い郡坤蓼??!丹护皮い郡坤郡兢螭袱蓼??!扦悉胜恧Δ人激い蓼??!扦悉胜い人激盲郡铯堡扦搐钉い蓼?。~ということだと考えておるところです?!筏看蔚冥扦搐钉い蓼?。當然,如果要翻譯出婉轉(zhuǎn)的語氣,有些是必要的。但不必過于拘泥這些。過去我在日本學翻譯時,老師一直強調(diào)句尾要簡潔有力,大致所有情況都可用以下四種。干脆利落,可以節(jié)約時間。而且聽者好理解,這一點重要。所以,只要用以下這些**句即可?!扦??!扦悉ⅳ辘蓼护蟆!蓼埂!人激い蓼埂?#13;   大部分人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總要有成長,也總會有妥協(xié)。找到平衡很難,但也告誡自己不能成為面目模糊的大人。有一份光便發(fā)一份熱,祝你端午快樂,夏天快樂。   口譯要求正確、易懂、反應快,尤其是同傳。過于拘泥表達方式,效果反而不好。見過很多譯員不擅長句尾的處理,舉兩個例子。1.“有利于~~”如果“有利于~~”后面的部分很長,索性可以按照中文順序,翻成「そのメリットは~~」,這樣句尾處理就很簡單多了。2.“正在~~”“正在~~”一般翻成「~しつつある」、「~しているところだ」等等。如果句尾處理不是很順暢,可以翻成「現(xiàn)在~している」,這樣也滿足口譯的要求,還可以迅速反應。   中日文順序不同,在口譯時,特別是同聲傳譯造成一定障礙。所以平時很注意按原文語序翻譯,代表性的有“以便/以……” 這個接續(xù)詞。可以翻成“……ために、……”,但更推薦“……、それによって……”。養(yǎng)成這種習慣,可以降低口譯的難度。舉個栗子:我們要推動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以造福社會和人民。可以翻成:私たちは社會と人民に貢獻するために、の情報通信技術の応用を推進する。為了保持原語序,建議翻成:私たちは、の情報通信技術の応用を推進し、それによって社會と人民に貢獻する。   之前對數(shù)字很不敏感,做口譯比較吃力。遇到4位數(shù)以上的就反應不過來,還可能影響后面的內(nèi)容。實踐了各種辦法,有四個比較有效,做起來也簡單,所以堅持了下來。1.大聲用日語讀1~100,慢慢加快語速。2.用日語從100倒數(shù)到1,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也是盡量提高語速。3.上百度搜“統(tǒng)計”,會出現(xiàn)很多統(tǒng)計表,有些數(shù)字比較大,用日語逐個讀。4.坐車、在路上隨時看見車輛,就用日語把車牌當成一個數(shù)字讀出聲來,忽略中間的字母。反正閑著沒事做,不如實戰(zhàn)練習一下。   小朋友私信:聽力很差,但是想學口譯,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效率非常低。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只是單純地聽聲音,重要的是理解。因此需要詞匯量、語法運用能力、背景知識,缺一不可。雖然可以一邊學口譯,一邊練聽力,但是這樣會很辛苦。不管學什么還是訓練什么,失敗的經(jīng)驗很重要,但積累一個個小小的成功,這樣更容易堅持。所以,建議那些聽力很差但想學口譯的小朋友,可以從筆譯開始呀。掌握正確、迅速的理解力和外語結(jié)構。通過學筆譯,提高日語能力。然后再轉(zhuǎn)到口譯,這樣可能更順利一些。   聽很多同學說過這句話:口譯還不行,筆譯稍微有點信心,可以試試。但是,如果脫離字典,連日語新聞都讀不下來,無論口譯還是筆譯都是不可能的。看日語新聞半個小時,其中15分鐘都在查字典,這也是做不了筆譯的。如果真的想做筆譯,日文中文必須兩手抓。不只是筆譯,其實學語言都是這樣的。要提高筆譯水平,怎么做呢?首先,增加日語和漢語的輸入量,推薦用泛讀(多読)的方法。那具體讀什么呢?先說母語,任何領域都可以,不只是自己喜歡的領域,不太擅長的東西、平常很少接觸到的東西,也要多多嘗試。比如,喜歡讀小說的同學可以嘗試一下經(jīng)濟報告、各種學術論文等等,擴充漢語知識、豐富表達方式。再說外語,并不是讀什么都行。如果你現(xiàn)在的水平讀新聞都很難,那不推薦挑戰(zhàn)小說之類的,即使對電影、文學翻譯感興趣,也好不要選這種類型。原因是啥?讀小說,必須理解言外之意,要敏感地抓取那種微妙的語境,猜測作者的意圖。這個要求是很高的,如果連讀新聞都困難,那很難駕馭小說,大部分人因此半途而廢。要選擇符合自己水平的素材,這樣才能堅持下去。所以,先做到可以正確地閱讀實用類的日語,合適的就是新聞報道,而且閱讀的渠道也很多。另外,中級以上的日語教材也可以,后面還有單詞講解,比較方便。如果可以做到比較輕松地閱讀新聞了,那就以翻譯為前提來讀,可能本來自以為看懂了,真要翻譯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并沒有理解透,翻譯不出來。這種情況非常多。如果時間緊張,每天讀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或者每個周末讀五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聽起來很簡單,但只要嘗試三個月,一定有效果。

日語學習做翻譯題有哪些技巧 日語考試

  很多學日語的同學都有私信中的問題,明明知道的單詞,聽到之后就是反應不出來。而且越是音讀的“漢字詞”就越難反應,因為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通過漢字來辨識,原本對人來說,這是學日語的一個優(yōu)勢,在聽力中卻反而成了不利條件。聽力在本質(zhì)上是什么?——一邊用耳朵聽,一邊用大腦處理信息。那么,為什么聽力不好?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種原因,對號入座吧。可結(jié)合之前寫的一篇提高聽力水平的文章:°如何提高聽力水平?四則,助你少走彎路1)發(fā)音不好,這一點常被忽視,但是仔細想一想,自己發(fā)音不準確,怎么去正確地捕捉正確的發(fā)音呢?2)說話、朗讀不注意Prosody,即韻律(講話中不獨立的發(fā)聲片段,這些韻律在語言中有控制語調(diào)、音調(diào)、強調(diào)和節(jié)奏的功能。)3)詞匯量不夠(這一點很明確,不知道的單詞怎么聽也聽不懂)4)沒有相關的語法知識,或是不會應用5)文字和聲音不一致,對應不起來6)背景知識不夠(這一點之前詳細地講過)對于聽力問題,很多人提倡“多聽!多聽!”,并不全盤否定這個方法,但是大家都很忙,不可能一天到晚聽日語,如果找到問題的原因,然后提高學習的效率,豈不是更好。   筆譯當然需要尊重原文標點符號,但口譯完全沒有必要拘泥于標點、斷句。對聽者來說,簡單易懂重要,一般來說,越簡短約好理解。把70多字的長句翻譯成日文,如果按照意思來斷句,一般都可以斷成幾個結(jié)構簡單的小短句,也就是“分譯”。這樣的好處大概有三個:1.聽者接收信息不費勁2.語法錯誤減少3.反應(聽→譯)時間縮短剛做翻譯那幾年,會擔心簡單、簡短的句子,會不會給人單調(diào)幼稚的感覺……?慢慢發(fā)現(xiàn),根本不必擔心,口譯表現(xiàn)的好不好,判斷的依據(jù)根本不在這里,而主要取決于:1.正確性2.易懂(聽起來不費勁、不別扭)3.反應快建議一定要學習、訓練“分譯”技能。   有位小伙伴問:學了三年日語了,看日劇還是聽不懂。我覺得一是詞匯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文字和聲音不一致。這個單詞明明背過了,看一眼便知其意,但耳朵聽到卻反應不過來??梢酝ㄟ^“聽讀”來解決。從經(jīng)驗來看,剛開始做聽力練習時,一定要選擇簡單的素材,如果難度超過自己的水平,再怎么聽也是無用功。   看完了我的偶像長井鞠子的演講,總結(jié)了做口譯所需的素養(yǎng)。分享給大家。1.對“表達”富有熱情,≈話癆。2.喜歡學習,不惜下功夫準備。3.愛管閑事兒,喜歡照顧人。4.聞一知十,善于類推,善于尋找訣竅。5.有好奇心,特別是對“人”感興趣。6.樂觀。7.稍微有一點自我表現(xiàn)欲。   口譯重要、基本的還是「分かりやすさ」,說的再漂亮,別人聽不懂也沒用。有些譯者追求過于追求“高級感“,乍一聽很專業(yè),但是聽一會就累了。還是要回歸翻譯的本質(zhì),不是為了展示自己有多厲害,而是服務于聽眾的。   看過很多關于口譯的書,其中受益的是小松達也老師的『通訳の技術』(研究社)。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現(xiàn)役譯員,一定都會有所收獲。小松老師是日本同傳業(yè)界的老前輩,雖然是日英翻譯,但這本書是面向所有想做口譯的人寫的。學習方法講的非常具體,而且介紹了很多非常使用的口譯技巧。這本書我看過多遍,其中推薦的是「理解」和「ノートのとり方」。介紹了很多案例,講解什么是「理解」,在學習筆記法之前應具備什么條件等等。

免責聲明:本信息由用戶發(fā)布,本站不承擔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識產(chǎn)權侵權的法律責任!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