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吵著要學樂器、舞蹈等興趣班。可是總是三分鐘熱度,學了不到一年就不想學了,該怎么辦呢?接下來,我們就拿學習古箏為列子,說說怎么幫助孩子度過興趣學習的倦怠期。 家長需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開始學習此興趣的時候是孩子自己要學還是你要孩子學?這點很重要! 如果是孩子想學琴,家長就讓他學,孩子不想學琴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他了,就由他不學了。這樣一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如果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那就要讓他堅持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貪玩的,學怎么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大人不管他,他學一段時間就不想學了。但是,大人讓他學,多數(shù)小朋友都能堅持學下去。 二、有沒有固定上課和練琴時間?在家練習方法是否正確,很重要 有些家長有空就帶孩子來上課或練琴,沒空就不來,這對孩子學琴影響很大,孩子會認為來不來都行,就不認真去學了。所以,要有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每周什么時間上課,每天什么時間練琴都要固定下來。就好象每天回學校、吃飯、做功課一樣,習慣成自然就好。在家練習方法對不對很重要。以練琴為例,家長不懂音樂,聽不出孩子練琴時候出現(xiàn)的錯音、節(jié)奏等問題。錯誤的引導,導致孩子練了一周的琴,都是錯的。下一周去上課的時候,老師再糾正,不僅影響上課進度,對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是極大的傷害。所以,找專業(yè)的老師來幫助孩子一起陪練就是一個科學的方法。 幫助孩子渡過倦怠期,小葩君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01入門階段須培養(yǎng)堅持精神 幼兒的音樂教育半途而廢者不在少數(shù),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比學琴本身更有意義。我們認為入門階段的啟蒙教育尤為重要。這一階段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受點皮肉之苦,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當真或過火,適可而止,否則引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對樂器產(chǎn)生反感,那將事與愿違,適得其反了。每當孩子不集中精神之時,我們總是鼓勵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02及時督促他鞏固新知 因為早期階段很容易犯錯,常常是在上課時都懂,而回家一練習,動作就走樣了,因此要說服孩子,養(yǎng)成上課之后當天再練一陣的好習慣,以便回憶一下上課的內容和要求,及時鞏固新知。否則很多孩子到上課第二天就把課上老師的要求忘得一干二凈。
03掌握“借力巧練”注意“三個不要” 每天練琴時,都以欣賞的態(tài)度,盡管孩子的琴技還較幼嫩,但還因該由衷地去欣賞從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樂。自孩子學琴,我們創(chuàng)造一些音樂環(huán)境,如聽看音樂會和音樂碟片,潛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音樂感覺,在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中提升學習興趣。 三不要 不要忘記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二十分鐘。因此,我建議學齡前兒童每次練琴不超過半小時,有時間可分多次練習。 不要把一個已經(jīng)是肯坐下來練琴的孩子的上課進展情況,與‘好’‘壞’的概念掛鉤。倘若你的孩子學的是跳高,你就明白:并不因為他沒有跳過一定的高度,就不好。應該用肯定他的進步和不足之處作總結,代替那也許根本就不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引進的、原本屬于品德評定的這兩個字。 不要把老師是否給新功課看成是有否進步的標志。經(jīng)過老師教導后的、讓學生再去復習的“舊”功課,才是學得技術的重要途徑。許多家長把復習功課叫“炒冷飯”,給兒童投下喜新厭舊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