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金融考研的同學向小編反映:金融學課本內容寫的非常的翔實。不要說跨專業(yè)金融考研的學生了,就連本科學本專業(yè)金融學的同學在復習這本書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的頭疼,因為要背誦和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知識體系非常龐大。該書是整個專業(yè)課考試的核心,涉及的題型非常廣泛: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除了計算題幾乎沒有涉及)。 對于大家來說,一方面不可能一字不差地背誦《金融學》,另一方面也不能囫圇吞棗地掃視《金融學》,這個“度”究竟在哪里呢很多同學都覺得非常迷茫,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學習這個課本需要三輪以上。設置三輪的目的就是為了強化自己的記憶曲線。在*輪的時候,大家對大多數知識點的記憶其實是非常模糊的。而第二輪學習是為了加深記憶,第三輪,同學們則應該嘗試著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真實理解,做到活學活用的程度。當然了,其實大多數同學看這本書是遠遠超過三輪的學習的。很多本科是211、985的大牛們也需要學習5遍以上。當然了,具體要看多少遍,最終還是取決于個人的習慣和學習能力。 但是小編想告訴大家,其實真正的死記硬背是不能夠幫助你去很好地吸收消化這本書的內容的。即使你把這本書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其實對考試本身也沒有太大幫助(因為題很活),更何況你是根本做不到一字不差的把它背下來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在這本書背誦的時間花費的太多,則會影響到你其他課程的學習。 因此,同學們感到非常的迷茫:到底是應該細細看這本書呢還是抓住書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學習呢如果沒有仔細地把書上的邊邊角角都學習了,萬一考試的時候出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正好是我沒的知識空白里怎么辦呢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小編會向大家推薦幾個利用這本書的一些方法,從而來提高大家在學習李健金融學課本時的效率。 首先,其實和金融學教材相配套的有相關的網絡課程。但是這個課程學姐并不是非常的推薦大家去細看,因為這個課程設置的課時比較多,每節(jié)課的時間拖的也比較的長,如果大家把全套課程學習下來的話,會花費掉大量的時間,我覺得性價比其實并不是太高。 第二,這本書的課后題目是按照正文的邏輯進行編寫的。并且同學們也可以觀察到,正文的后面有關于重要名詞解釋的歸納,但是可能會讓同學們失望的是,課后的名詞解釋是非常不全面的,往年出現在試卷上的概率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參考價值并不是特別大,大家需要其他方法來應對名詞解釋方面的考察。 第三,各個章節(jié)的重要性有顯著差異:重點章節(jié):2、3、5、15、16、18;這幾個章節(jié)是整本書的靈魂,其他章節(jié)重要性相對而言就小很多。 接下來是關于本書學習的一些小技巧~ 首先,在名詞解釋這部分的應試中,大家可以多多關注書中加黑的名詞以及知識鏈接里面的出現的一些重要名詞。 特別是書本上加黑字體的這些名詞,他們基本上能夠把書本的主干內容都概括進去。而關于知識鏈接里面的名詞呢,是初試名詞解釋題目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 “超綱題”,很多同學在考試的時候,感覺這些名詞在復習的時候沒有碰到過,其實他們并不知道,這些名詞是出現在我們的知識鏈接中的。所以說大家如果能夠在這些方面多下點功夫的話,就能夠爭取到比別人背誦更多生僻名詞的機會,能夠在初試中應對一些所謂“超綱”的名詞解釋,與此同時也能夠節(jié)約大家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