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德語的朋友們來說,背單詞可能是一件不那么友好的事情,除了幾乎毫無規(guī)律可言的詞性和花樣也不少的復數(shù)形式,單詞太長也很令人頭禿。下面這種吐槽德語單詞長的暴走漫畫,應該也廣為人知。 不僅我們覺得長單詞難受,英語*的人們也這么覺得。之前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一個漫畫叫做德國人發(fā)推特,漫畫里一個德國男人看著推特140個字符的愣住了:140個字符?那只夠寫倆單詞?。?#13; 德國人當然也覺得長單詞不方便,在正式的書面德語中其實要避免這種長得一眼望不到頭的單詞,所有超過4個音節(jié)的詞其實讀起來都不那么友好了,如果長單詞里再有一個兩個生詞,那就更令人惱火了。 所以為什么德語單詞那么長?!其實這和德語的構詞法有關,學過語言學的同學都知道德語有種構詞法叫做Kompositum,也就是復合詞,即由兩個或以上單詞組成的新單詞,也就是說母語者有可能能夠隨心所欲地組合出某個復合詞來。大家所熟知的Donaudampfschifffahrtskapit?nspatent就是由5個詞復合而來的,其實人們完全可以說Das Patent des Kapit?ns des Dampfschiffs, das auf der Donau f?hrt. 翻譯成中文就是:多瑙河上的行駛的汽船的船長的專利。好像已經(jīng)被繞進去了= =。 不過,雖然德語單詞受到了諸多嘲諷,這背后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美國斯坦福*的心理學家Molly Lewis和Michael C. Frank研究發(fā)現(xiàn):單詞的長短和人們想要表達的事物的復雜程度有關。根據(jù)他們的實驗結果表明,80門語言的使用者都表示如果想表達一個比較復雜的東西,還是用長單詞比較好;反過來講,聽話人聽到一個長單詞,也會注意到“噢,這是某個特別的東西”。這兩位心理學家于是提出了三個理論:
1. 復雜的事物用長單詞表示,這是人類的共性。 2. 簡單的單詞基本都很古老,用來描述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人們會用比較長的單詞描述很少見到或者之后才被發(fā)明或發(fā)現(xiàn)的事物 3. 第三條其實是一個假設,聽話人假設對方有意說出很長的單詞,因為復雜的事物無法用其他方式表達出來。 這一研究結果也否定了現(xiàn)代語言學奠基人索緒爾提出的公理,索緒爾認為單詞(除了擬聲詞)的讀音和書寫形式與其內(nèi)在意義無關。舉個例子,德語的Baum(樹)就是簡單的四個字母組合,沒有任何原因能表明Baum和樹這種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 如果Molly Lewis和Michael C. Frank的理論是正確的話,好像就能解釋為什么德國哲學家和科學家人才輩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