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術藝考生,沒有不想獲得高分的,那么看看閱卷老師對考生有哪些要求~ 一、你是否在用”心”作畫? 繪畫是一種藝術,作畫過程中作者的思想、情緒、感受極大地影響著畫面的最終效果,沒有思想、沒有激情的畫面是空洞、沒有感染力的。有的同學認為“畫得多了就提高了水平”,于是一味地增加作業(yè)數(shù)量,好像只有這樣才算“努力”。實際上,由于身心疲憊,作畫時已經(jīng)是漫不經(jīng)心、精力不能集中了,何談“思想”與“激情”?其作品也只能是徒有形式,毫無神采,“多畫”是在“畫好”的基礎上多畫,而不是無目的的多畫,在作畫時出現(xiàn)厭倦情緒時可休息片刻,實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只要用“心”作畫,就一定會使自己的藝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的。 二、你時刻在注意“整體觀念”嗎? “整體觀念”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比較難解決。很多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是造型、結構不準,就是上調(diào)子時使局部與整體脫節(jié),畫面花、雜、亂,作畫要的是整體的*效果,沒有整體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毫無意義。“專注局部,忽視整體”將最終造成“整體”的失敗。 三、你會取舍嗎? 有的學生素描基本功應該說不錯:構圖完整,造型準確,線條流暢,體積感強,對所畫對象、背景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像這樣的作品只能算是“技術熟練”,而談不上“藝術高超”,因為畫面沒有重點、沒有取舍,什么都畫其實就等于什么都沒畫,所以在深入時一定要通過認真觀察分析其結構、特征,結合自己的感受,將對象理性地、藝術性地反映在畫面上。要大膽取舍,該突出的刻畫入微,該省略的一帶而過,做到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千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你重視臨摹嗎? 在很多學生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喜歡畫寫生,不愿在臨摹上花費時間,也不屑于臨摹。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臨摹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每位成功的畫家都通過深入學習、研究、借鑒前人的作品汲取了大量的營養(yǎng),為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臨摹優(yōu)秀作品來學習他人的寶貴經(jīng)驗,可以使視野開闊,思維更活躍,頭腦更具有理性,實現(xiàn)作畫水平的有效提高,實在是一件很“便宜”的事。 在重視臨摹的同時也必須要注意一些問題: 一是取法要高、一定要選有代表的大師、名家的作品,也就是說要臨“好”作品,才能汲取好營養(yǎng); 二是對臨摹作品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不能全盤照抄,要做到去粗存精; 三是臨摹要有一個“度”,要與寫生結合進行,臨摹是學習手段,寫生才是目的。要避免因盲目、過多的臨摹而壓制思維,束縛個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