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參與國際教育,如送子女上國際學校、參加國際課程、出國留學等。與此同時,國際化的普及使之成為*追求的目標。但是,很多人會將國際化與國際教育混為一談。認為兩者沒有區(qū)別,這就需要來解釋一番了。 【什么是國際教育?】 在許多講座或?qū)υ捴锌梢园l(fā)現(xiàn)兩種趨勢:一類家長把國際教育等同于國際學校,另一類人家長則是對國際學校的看法是極其模糊的。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說法,國際教育應該為年輕人提供了解世界問題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世界問題的關注和解決世界問題的能力。 換句話說,國際教育是培養(yǎng)來自所有的學生對世界問題的知識、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主要的國際課程中,IB是*國際特色的。IB誕生之初的想法是讓年輕人明白,雖然人與人之間有差異,但其他人可能是對的。 國際教育的精神必須是開放的、多元的、包容的。單一的教育不是國際教育,單一的法國教育、英國教育、美國教育不是國際教育。 *的國際學校就是在引進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各個*的課程的同時,結(jié)合*的傳統(tǒng)教育,打造最適合*學生的一套教育體系。 【什么是國際化?】 真正的國際化不是移植別人的節(jié)日,移植別人的語言,或使自己與別人一樣。世界上有6600家星巴克,但世界上只有一家紫藤路(臺北的歷史遺址)。國際化不是讓星巴克進來取代紫藤幸運;國際化是開放自己,讓星巴克進來,然后才知道如何制造紫藤的光澤,如何讓人們知道它。 國際化素質(zhì)包括:具有與國際社會打交道的知識、能力、修養(yǎng)和水平;能夠很好地貫徹*的國際戰(zhàn)略和方針政策;有效地開展國際交往和合作;促進不同領域國際交流和合作的發(fā)展;切實維護國的*利益和安全。 國際化需要兩點:一是了解世界,理解語言、文化差異和思維差異;二是讓世界知道你。你知道你是誰,你來自哪里,你可以告訴自己你與其他人不同。 但是這兩點很難平衡,從目前教育界來看,一方面國際游戲規(guī)則尚未普及,另一方面是教育的民族性比較缺乏??偟膩碚f國際化比國際教育更寬泛,涉及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但是可以單一拿出來講國際化教育。 說到*化教育,大家*想到的自然就是國際學校了。
【什么是國際學校?】 其實,這個答案也沒有單一的定義,國際學校類型非常復雜。有公立學校國際部、大使館外籍學校、私立學校和雙語學校等,再細分還會有英、美、加、澳等各個*的教育體系,每個*尤其是美國的高中課程又可以分為多種。 另一方面,家長對國際學校課程的理解和需求也非常復雜。幾乎有一千個家長心中有一千個國際學校。有些人認為要看課程和教師,有些人必須要求學生有外國人,學校一年一度的海外入學率等等。甚至有些人不仔細看任何事情,只看學校的名字就沒有國際性的字眼。 公立學校并沒有完全與國際化隔絕。如果這是一所本土的公立學校,并不意味著它不能走向國際化。時代在發(fā)展,學校和國際課程都在變化。美、英、加等國的課程都變得越來越靈活。IB Core、TOK等都強調(diào)全人教育、通識教育,以培養(yǎng)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