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級資格考試全部采用無紙化考試,中級資格考試于9月8日—9日舉行,共兩個批次。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上午的中級會計實務,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表示客觀題難度適中,屬于比較正常的難度,大題也比較簡單。甚至有考生反映基本沒有復習但做起題來也比較順手。但是根據往年的考情預測,如果首批試題簡單,則接下來的考試也許會比較難! 實務的計算題主要考查了非貨幣交換和*補助總額。 綜合題主要考查無形資產結合減值及所得稅以及長投成本轉權益,并順帶考查了合并日的抵消分錄。 [單選題]下列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是()。 A、折扣由年限平均法變?yōu)槟陻悼偤头?#13; B、無形資產攤銷由10年變?yōu)?年 C、存貨先進先出法變?yōu)橐苿蛹訖嗥骄?#13; D、成本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殘值由5%到3% [答案] C [單選題]用于外匯經營的,在資產負債表日應該用即期匯率的是( )。 A、管理費用 B、營業(yè)收入 C、盈余公積 D、固定資產 [答案]D [單選題]下列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是( )。 A、折扣由年限平均法變?yōu)槟陻悼偤头?#13; B、無形資產攤銷由10年變?yōu)?年 C、存貨先進先出法變?yōu)橐苿蛹訖嗥骄?#13; D、成本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殘值由5%到3% [答案]C [單選題]2017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簽訂了不可撤銷合同,以205元/件的價格="http://www.jiaoyubao.cn/list/xiaoshou/" target="_blank">銷售給乙1000件,2018年1月10日交貨, 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商品1500件,成本200元/件,市場價191元/件,預計產生銷售費用1元/件,問2017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元。 A、15000 B、0 C、1000 D、5000 [答案]D 解析:不可撤銷部分的成本=200*1000=200000 (元) ,其可變現凈值= ( 205-1 ) *1000=204000(元) ,未發(fā)生存貨跌價準備。 無合同部分的成本=200*500=100000(元) , 其可變現凈值=(191-1 ) *500=95000 (元) ,發(fā)生存貨跌價準備100000-95000=5000 (元)。 [多選題]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計量模式轉變?yōu)楣蕛r值計量模式,其差額影響哪些要素()。 A、資本公積 B、盈余公積 C、末分配利潤 D.其他綜合收益 [答案] ABC [計算分析題] 甲公司對*補助采用總額法進行會計處理,其與*補助相關的資料如下: 資料一 : 2017年4月1日,根據*相關政策,甲公司向*有關部廣]提交了購置A環(huán)保設備的補貼申請。2017年5月20日,甲公司收到了*補貼款12萬元并存入銀行。 資料二; 2017年6月20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60萬元購入A環(huán)保設備并立即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資料三: 2018年6月30日,因自然災害導致甲公司的A環(huán)保設備報變且無殘值相關*補助無需退回。 本題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要求: 編制甲公司2017年5月20日收到*補貼的會計分錄 (1) 2017年5月20日,實際收到*補貼款: 借:銀行存款12 貸:遞延收益12 (2) 2017年6月20日, 購入設備: 借:固定資產60 貸:銀行存款60 (3)自2017年7月起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月末) 計提折舊,同時分攤遞延收益 計提折舊: 借:制造費用1 貸:累計折舊1 分攤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0.2 貸:其他收益0.2 (4) 2018年6月30日, 設備報廢,同時轉銷遞延收益余額: 設備報廢: 借:固定資產清理48 累計折舊12 貸:固定資產60 借:營業(yè)外支出48 貸:固定資產清理48 轉銷遞延收益余額: 借:遞延收益9.6 貸:營業(yè)外收入9.6 [計算分析題] 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018年3月31日,甲公司以其生產的產品與乙公司的一-項生產設備和一項商標權進行交換,該資產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換出產品的成本為680萬元,公允價值為800 ,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800萬元,增值稅額為136萬,甲公司有對流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資料二,乙公司換出設備的原價為1000萬元,已計提折1舊7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500萬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乙公司換出商標權的原價為280萬元,已攤銷8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 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8萬元;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33萬元。資料三,甲公司將換入的設備和商標權分別確認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乙公司將換入的產品確認為庫存商品。 甲、乙雙方不存在關聯方關系,本田不考慮除增值稅意外的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編制甲公司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相關會計分錄。 綜合題:試題1 甲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未來期間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不會發(fā)生變化,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間發(fā)生的與某專利技術有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資料一: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800萬元購入一項專利技術用于新產品的生產,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半均法排銷,該專利技術的初始入賬金額與計稅基礎致。根據稅法規(guī)定,2015年甲公司該專利技術的攤銷額能在稅前扣除的金額為160萬元。 資料二: 2016年12月31日,該專利技術出現減值跡象,經減值測試,該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42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3年,預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的法攤銷。 資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根據稅法規(guī)定201 6年甲公司該專利技術的推銷叛能在稅前扣除的金題為160方元;當年對該專利技術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除該事項外,甲公司無其他納稅謂整事項。 本題不考慮除企業(yè)所得稅以外的稅費及其他因素要求: 要求1 ; 編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購入專利技術的會計分錄。 要求2:計算2015年度該專利技術的攤銷金額。要求3:計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對該專利技術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要求4 :計算201 6年度甲公司應交企業(yè)所得稅及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要求5;計算甲公司2017年度該專利技術的攤銷金額,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綜合題:試題2 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稅般納稅人,2018年3月31日, 甲公司以其生產的產品與乙公司的項生產用設備和一項商標進行交換,該貸產交換其有商業(yè)實質: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家公司換出產品的成本為680萬元,公允價值為800萬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8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36萬元,家公司沒有對該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資料二乙公司換出設備的原價為1000萬元,已計提折舊700方元,來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500萬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乙公司換出商標權的原價為280萬元,已攤銷8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8萬元,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家公司支付33萬元。 資料三甲公司將換入得設備和商標權分別確認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乙公司將換入的產品確認為庫存商品。 綜合題:試題3 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股票投資的相關資料如下:(明明) 資料一: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 2000萬元從非關聯方取得乙公司60%的有表決權股份,并與當日取得對乙公司的控制權。當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16000萬元,其中,股本8000萬元,資本公積3000萬元,余公積4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乙公司各項可確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增值為其溢價值均相同,本次投資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甲、乙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賬面價值一致 資料二:乙公司2015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900萬元。 資料三:乙公司2016年5月10日對外宣告分流現金股利300萬元,并與2016年5月20日分流完畢。 資料四: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將持有的乙公司股權中的1/3出傳給非關系方,所得價款4500萬元全部收存銀行。當日,甲公司喪失對乙公司的控股權,并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資料五:乙公司2016年度實現凈利潤400萬元,其中201 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實現的凈利潤為300萬元。 資料六:乙公司2017年度發(fā)生虧損25000萬元。 甲、 乙公司每年均按當年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本題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1 :編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股權的會計分錄。 要求2 :計算甲公司2015年1月1日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應確認的商譽,并編制與購買日合并資產負債表相關的合并分錄。 要求3 :分別編制甲公司2016年5月10日在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的會計分錄和2016年5月20日收到現金股利時的會計分錄。 要求4:編制甲公司2016年6月30日出售部分乙公司股權的會計分錄。 要求5:編制甲公司2016年6月30日對乙公司剩余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分錄。要求6 :分別編制甲公司2016年年末和2017年年末確認投資損益的會計分錄。 甲、己雙方不存在美聯關系,本田不考慮除增值稅以外的相關稅費以及其他因素。